图 书 简 介
根据加强普通高校本科生地质技能培养的需要,本书系统介绍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方法。全书共分五篇:第一篇岩矿鉴定,主要介绍常见矿物、岩石、矿石的鉴定特征、鉴定方法、鉴定技巧等,包括手标本鉴定和薄片鉴定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岩矿鉴定能力;第二篇古生物地层,主要培养学生对古生物化石的鉴定能力,以及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中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第三篇构造地质,主要介绍了地质罗盘与手持GPS的应用、地形图的使用以及构造特征的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野外工作的能力;第四篇矿产勘查,简要介绍矿产勘探工程的部署和工程编录的方法,主要培养学生在矿产勘查方面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第五篇区域地质填图,培养学生在地质调查过程中的基本方法以及制图方法和实际工作能力。
本书既是普通高校地质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室内和野外实习的指导书,又是野外一线地质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一本实用参考工具书。
前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
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教高厅〔2016〕3号)要求,努力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实践育人工作,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河北地质大学在强化地学实验中心管理的同时,加强高水平实验类教材的建设,寻求推进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本教材根据加强普通高校本科生地质技能培养的需要,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发挥重要推动作用。教材结合地球科学本身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与掌握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当代地球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本教材是以培养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结合地质工作中的基本工作方法编写的。全书共分五篇十三章,各篇内容及编写目的如下。第一篇岩矿鉴定,结合结晶学与矿物学、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矿床学及矿相学、晶体光学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矿物、岩石及矿石的鉴定能力,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综合地质思维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古生物地层,以古生物地史学、地层学、沉积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对古生物化石的鉴定能力,以及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中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提高解决沉积地质学方面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构造地质,结合构造地质学、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介绍地质罗盘与手持GPS的应用,地形图、地质图的判别和应用,以及构造形迹特征的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学会综合分析构造地质的方法。第四篇矿产勘查,简要介绍矿产勘探工程的部署和工程编录的方法,主要培养学生在矿产勘查方面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
第五篇区域地质填图,根据地质类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工作方法,介绍地质填图的基本程序和地质图的编制方法,培养学生在地质调查过程中的基本方法以及制图方法和能力,提高独立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地球科学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基础。
本书是河北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实践教学团队的教学成果总结,由王立峰担任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前言、第四篇、第五篇第十三章由王立峰、管琪执笔;第一章由张敏杰执笔;第二章由王对兴、王青春、张素梅执笔;第三章由王芳、赵佩佩执笔;第二篇由王丽娜执笔;第三篇由杜江民执笔;第五篇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由于延秋、李冬执笔。全书由王立峰统编定稿。
书稿完成后,中国科学院国连杰研究员、北京大学徐备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申俊锋教授、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韩玉丑教授级高工等分别审阅,根据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的需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是普通高校地质类专业本科生各年级室内和野外实习的实验类指导教程,也是大四学生综合实践和学位论文开题的重要培训教材,更是野外一线地质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王 立 峰
2019年5月于河北地质大学
目 录
目 录
前 言
第一篇 岩矿鉴定
第一章 矿物鉴定 (2)
第一节 矿物的鉴定标志 (2)
第二节 常见矿物的鉴定 (8)
第二章 岩石鉴定 (27)
第一节 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 (27)
第二节 碎屑岩的观察与描述 (48)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观察与描述 (69)
第四节 火山碎屑岩的观察与描述 (85)
第五节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 (95)
第六节 岩石的综合鉴定 (106)
第三章 矿石鉴定 (115)
第一节 矿石的一般特征 (115)
第二节 矿石的观察与描述 (117)
第三节 常见矿石矿物的特征 (121)
第二篇 古生物地层
第四章 古生物 (127)
第一节 古生物化石及古生物分类 (127)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观察和描述 (128)
第三节 常见古生物化石的特征 (129)
第五章 地层 (140)
第一节 多重地层划分 (140)
第二节 岩石地层 (142)
第三节 地层对比 (153)
第四节 实测剖面 (160)
第五节 信手剖面 (167)
第三篇 构造地质
第六章 地形图的基础 (171)
第一节 地质罗盘与手持 GPS 的应用 (171)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178)
第七章 构造观察与描述 (185)
第一节 地层的接触关系 (185)
第二节 褶皱构造 (188)
第三节 断裂构造 (192)
第四篇 矿产勘查
第八章 勘探工程部署 (202)
第一节 地表简易工程部署 (202)
第二节 勘探线与勘探网部署 (204)
第三节 深部工程部署 (207)
第九章 探槽编录 (209)
第一节 探槽 (209)
第二节 探槽编录准备工作 (210)
第三节 探槽的编录 (211)
第四节 硐探的编录 (221)
第十章 岩芯编录 (222)
第一节 概述 (222)
第二节 准备工作 (223)
第三节 检查原始数据 (223)
第三节 岩芯编录 (227)
第四节 岩矿芯布样 (228)
第五节 柱状图的绘制 (230)
第五篇 区域地质填图
第十一章 地质路线的部署与观察 (232)
第一节 地质路线的观察 (232)
第二节 数字填图记录 (235)
第十二章 地质图的编制 (239)
第一节 编图准备 (239)
第二节 地质点的标定 (239)
第三节 地质界线的连接 (242)
第四节 图面整饰 (245)
第十三章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249)
参考文献 (251)
内 文 节 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版 本 信 息
责任编辑:郑泽军
字 数:400千字
版 次:2020年5月北京第1版
印 次:2020年5月河北第1次印刷
定 价:48.00元
购 买 方 式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